大疆“由空轉陸”,為自動駕駛之夢修煉內功
2022-01-18 09:18:11 | 來源:財訊界 | 編輯: |
2022-01-18 09:18:11 | 來源:財訊界 | 編輯: |
有人評價:大疆以天空起家,但現在又來到了陸地上,看來已經練就“兩棲”內功。在2021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,大疆正式推出的自動駕駛品牌“大疆車載”就受到眾人的關注,但在官宣之后就鮮有動靜傳出。據大疆內部人士透露,車載品牌官宣之后就收到了不少訂單,每一家客戶的需求都不同,團隊把精力都放在了項目執行上,因此官宣之后就沒有頻繁發聲。
從這里也能看出,大疆車載的動作絕不是剛剛起步的,官宣之后就有訂單飛來,證明技術團隊已經拿出了量產化的解決方案。實際上,大疆早在2016年就組建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團隊,2018年取得深圳特區第一批智聯網汽車測試牌照,2019年就已建立首個車規級智能制造中心——只是不如其他一些同行百度、阿里、華為等品牌喊得響,因此知道大疆這一項目存在的人并不太多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大疆自動駕駛的定位并不是造整車,而是堅持做整機廠的Tier 1供應商;并且也不像其他互聯網巨頭一樣上來就做高階L4級自動駕駛,而是扎扎實實做好L2級。在大疆的思維中,更高級別固然智慧程度更高,但存在成本高昂、量產困難、技術不成熟等諸多限制。結合自身在無人機領域的技術積累,從“天上”到“地上”的功課也一樣能做好。
智能傳感器與算法、環境感知與避障、3D建模、多傳感器融合、目標跟隨、自主決策與控制、計算機視覺.....這些技術在無人機領域與自動駕駛領域有著極高的互通性,雖說不是修修改改就能拿來用,但技術轉化與復用是相當高效的。在無人機領域吃香喝辣的大疆,憑借自己在機器視覺、感知算法方面的積淀切入新的賽道,在外界看來幾乎是順理成章。
看得見、看得清、看得準,這一連層層遞進的關系,大疆在無人機領域已經玩得爐火純青,向自動駕駛方領域的技術嫁接就會容易得多。目前,大疆車載已經推出了三套自動駕駛解決方案:針對城市道路與快速路的D80/D80+,針對高速公路的D130/D130+,以及專門針對停車場景的智能泊車。大疆的思路也很簡單直白,使用中央域控制器與一套傳感器串聯起不同場景下的功能,就像神經中樞與神經末梢的關系一樣。
高瞻遠矚,但不好高騖遠;喜歡冒險,但不冒進。這是外界對大疆車載的評價,做什么都要厚積薄發,像大疆這樣修煉內功的做法,在業內還是需要多提倡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